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唯物求真改革创新
2006 2018-10-17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情质朴的菏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付出,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文明实践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亮点。目前,菏泽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明、振兴,菏泽共有5000多个行政村,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充分挖掘、展现菏泽村庄魅力,塑造一批“网红村”,具有非凡的意义。今天,我们推出寻找“网红村”⑤—走进菏泽拥有600年“面塑”传承的穆李村,除了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之外,红色生态旅游,也成为这个村庄的新招牌。
穆李村村委会的荣誉墙
穆李公园
穆李村采摘园里挂满水果
正在摘葡萄的村民
面塑作品“五十六个民族”
从河南前来学习面塑的学徒
菏泽面塑艺术家协会主席穆绪建正在教学徒捏面塑
第五代曹州面塑传承人陈素景正在制作面塑作品“五子闹佛”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周佳 徐德波
视频拍摄/剪辑 卞功浩 杨珅珅
一根竹签,七彩面团,在“曹州面塑”艺人揉、搓、拈、压、拍等系列动作之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雍容华贵的牡丹、笑态可掬的寿星、矫健腾飞的中国龙、惟妙惟肖的海宝……昔日里,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的面塑艺人们走街串巷只为养家糊口。如今,穆李村依托远近闻名的“面塑”,已发展为集观光体验、果蔬采摘、面塑欣赏、娱乐购物、农家餐饮、休闲住宿等为一体、远近闻名的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村,成为菏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典范。
1000余亩瓜果发展特色采摘,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
位于菏泽城西的高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自2007年起,村两委就大力引导村民发展特色采摘旅游。以苹果为主,包含梨、桃、冬枣等1000余亩的绿色瓜果采摘特色旅游,此外,还有拥有一个占地100余亩的休闲垂钓中心,让穆李村成为菏泽城区市民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十年轮回,旧貌换新颜。随着特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穆李村的果园排成行,餐厅客栈一条龙,每逢节假日,村里的乡村记忆农俗博物馆等更是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穆李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旅游模范村”“山东最美乡村”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里现有面塑、采摘、赛马、水上娱乐等众多旅游观光项目。目前,村里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0余万元。”穆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穆李村银海采摘园看到,已经有不少游客在果园里摘满了一筐筐苹果,体验着自己动手采摘收获的喜悦。“这里的水果质量很好,吃起来也非常甜,还能和孩子在一起享受一下采摘的乐趣。来采摘之前还去穆李公园玩了一会儿,这次来这里玩感觉很不错。”在采摘园里,家住菏泽市区交通未来城小区的市民王女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从五一前后就有水果成熟,供市民采摘,保证让游客来了就有水果吃,每次来水果都不同种类,现在我这个果园大概每年能产10多万斤新鲜水果,去年仅果园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穆李村银海采摘园负责人李付海介绍。
在穆李村村委会对面,有一个公园,也是游客们来此游玩的必去之地。据了解,穆李公园占地面积220亩,总投资2000余万,可容纳2万余人,主要游乐项目有铁索桥、人工沙滩、水上游乐园、特色餐饮等,目前,公园的日均客流量达千余人。
600年传承,穆李小面团捏出非遗面塑大舞台
除了发展起来的特色乡村旅游业,穆李村还以“面塑”远近闻名,有着“天下面塑出穆李”的美称。据史料记载,1852年(清咸丰二年)江西著名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等来到穆李村,与村民合作,互相切磋面塑技术,自那时起,穆李村开始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面塑”特色文化,以穆李村为核心的周边一带村庄逐渐成为全国面塑艺术的“领头羊”。
据了解,穆李面塑以各种面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的颜色调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经过特殊加工过后用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等造型,形象逼真的面塑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工艺品,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时至今日,穆李村的面塑艺术已经传承了600余年,2008年以“曹州面人”之名(菏泽古称“曹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菏泽穆李村的面塑作品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深受海内外几十个国家游客的喜爱,这一古老传统手艺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路子。
小小的面团,在穆李村面塑艺人穆绪建手中几经揉捏,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顷刻之间就变成了生动的“活物”。“别小看凭借这一根竹签、一团面生活的面塑艺人,一般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手艺好些的年收入更是在40万元以上。作品出口到国外,一件卖上一、二百美元很正常。”目前担任菏泽面塑艺术家协会主席的穆绪建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
看着一件件面塑作品,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眼眉带笑的小娃娃,也有神话传说里的人物,仿佛都在这些面塑艺人的手上被赋予了灵魂般,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现在在做的是五子闹佛,从1986年开始我就开始学习面塑制作,现在我们家已经传承了7代人,教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徒弟将近500人,前两天,一批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还在我这里学习如何制作面塑。”第五代曹州面塑传承人陈素景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据了解,2018年5月,陈素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人(曹州面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从乡村特色到红色旅游,穆李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呼之欲出
自开展乡村特色采摘乡村旅游以来,穆李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先后把臭水沟变成了护城河、坑塘变成了游乐园、盐碱地变成了跑马场,苹果园、草莓园、葡萄园变成了采摘园,鱼塘变成了垂钓园,把老窑厂改造成了穆李公园,农家院改造成了星级游客接待处,同时引进2000万元投资兴建了穆李公园项目。目前,穆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9万元。
“我们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全市基层党建红色品牌工作,在马岭岗镇党委的指导下,创新性地组织了头雁‘4+2’活动。”李建林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穆李村依托红色品牌创建,塑造红色旅游风景线,先后打造了红色基地、红色广场、红色公园、红色一条街等4个党建载体,如今的穆李村,已从最初的单纯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成为了红色乡村旅游小镇。
“下一步,穆李村将充分发挥头雁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快发展穆李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目前,特色小镇已获省政府批准,构建‘一心一带五景点’的发展格局。”李建林介绍,一心是指游客集散中心,一带是指万福河景观带,着力打造万福河两侧绿化,形成以绿化树种为主,特色水果林为辅的产业格局;五景点是指“原味穆李”“艺术穆李”“动感穆李”“生态穆李”“民俗穆李”。
如今的穆李村,依托曹州面塑艺术馆打造菏泽市非遗展览中心,将菏泽市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打造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快推进完善7大旅游特色项目,建设“艺术穆李”创作基地,打造成艺术气息浓厚的写生采风、旅游休闲之地;同时,加快建设穆李水寨,以穆李村乡土特色为文化基底,打造“动感穆李”水上乐园,“穆李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一心一带五景点”的发展格局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