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百年楹联“三缺一”重金悬赏寻找遗失的“上联
1488 2017-12-10
优秀丰富的文化遗产怎样在当今时代继承发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和交相辉映,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以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原则,健全组织网络,引入社会资本,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构健全、法治完善、保护有力、传承有序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格局。
政府主导 社会力量参与
早在1999年,临沂市兰山区就成立了兰山区文物管理所,负责辖区内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2014年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力量。为更好地加强非遗文化保护,2008年,兰山区成立非遗办公室,负责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挖掘培养工作,深入实施非遗项目“六个一”保护行动、代表性传承人“五个一”扶持计划,切实推进兰山区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为更好地推进基层镇村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兰山区每年与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文物保护协议,明确年度文物保护工作重点与目标,督导协调其与各村(社区)签订责任到户的文物保护协议,明确责任,具化到人,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一户”文物保护网络。目前全区共有专兼职文物保护员50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400余名,基本辐射全区各大文物保护点,形成了联动联防的工作局面。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建设文化馆所。目前,兰山区已建有鸿儒美术馆、天泽木文化博物馆等展馆,全部面向群众免费开放。其中,鸿儒国际美术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克里斯托弗担纲设计,是一处现代化专业美术馆,曾举办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等大型展览活动。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是全市第一家个人投资建成的博物馆,2014年经省文物局批准成立,以展示各类珍稀木种、原木和木文化产品为主。
规划先行 文物普查广覆盖
文物保护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为更好地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兰山区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类规划中,建立起了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依法登记、公布机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近年来,兰山区先后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乡村记忆工程”两项活动,顺利完成第一批、第二批乡村记忆工程的上报工作,完成了全区三处省级文保单位的立碑工作及第五批省保、第五批县保的申报工作,对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确认和登记。
目前,全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洗砚池墓群、小谷城故城遗址)、省级16处、市级11处、县级100处;省、市级以上非遗名录22个,区级49个;市级传承人10名,区级传承人33名;区内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总量为36件/套。2015年,解放临沂城纪念地、日军血洗临沂城遗址被确立为临沂市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据了解,义堂镇小谷城大遗址保护工作已获国家立项批准,前期已拨付资金120万元,现正在进行勘探,制定保护规划,争取2016年开工建设。白沙埠镇诸葛城保护工作获50万省拨付资金。今年,兰山区将新建镇级历史文化展示室4处,村情民俗展示室16处,重点做好小谷城大遗址勘探、保护规划等工作,高标准设计,打造成集文化、旅游、收藏、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区。
交流广泛 文物资源活起来
在系统梳理全区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兰山区积极探索多种活动形式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开展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优秀传统文物“走出去”。借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沂蒙布贴画、琅琊剪纸等地方特色,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增强优秀文化对外影响力。沂蒙布贴画项目参加了2014年埃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及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琅琊剪纸项目传承人林化强2006年在美国华盛顿参加文化交流展,2010年其作品参加韩国文化交流展;临沂糁多次参加国家、省非遗文化展览,成为地方名吃;惟一斋八宝豆豉远销日本和中非,成为临沂亮丽的名片。
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举办了7届兰山区文化遗产日非遗展览,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及孝文化节等民间文化节庆活动,连续参与了12届临沂市非遗保护暨民间艺术展演,以活动引关注,以活动促保护。组织开展“5·18世界博物馆日”“6·11文化遗产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加大对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营造“保护文化、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宋国良 王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