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六年处理两千件人民来信

Admin 2019-02-18

  胡耀邦自1979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起,到1985年7月,在到基层考察的飞机、火车上,在党的重要会议的空隙,都要挤出时间阅读群众来信。六年间共批阅人民来信两千多件,平均每天一封。

  北京实验京剧团有人给胡耀邦办公室送信,反映孙敬修老人工资偏低,住房条件差。第二天,有长长一段批语的信就转到了中央信访部门,上面写道:“全国只有这么一个为广大少年所喜爱的人。完全可以特殊照顾一下。”孙敬修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一一得到解决。

  湖南省溆浦县副食品公司营业员金佑生4岁的男孩在外玩耍时丢失。胡耀邦到溆浦县考察时,金佑生把一封请求党中央帮助的信交给了随行人员。“胡耀邦同志日理万机,能有时间过问我这个普通人的事吗?”没想到,5天后,金佑生收到中央信访部门的来信,被犯罪团伙拐走的孩子很快找到了!

  河北农民来信要求帮助买汽车、办交通,经胡耀邦批示,中央正式下达了关于鼓励农民办交通的若干政策规定。

  经典名句

胡耀邦:六年处理两千件人民来信

  胡耀邦

  我们拨乱反正几年,究竟下情如何?我们反官僚主义几年,究竟下情如何?我们整党已半年多,究竟下情如何?我们中央委员和一切高级干部是否都深思一下呢?

  一切部门,第一要如实反映情况,第二要亲自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每个星期办成一件事,一年就办成了五十多件事,一百个单位每年就能办成近六千件事。这样,正气就会吹遍全国各个角落,坏人就会大大收敛和减少,风气就会大大好转。 ——胡耀邦批语

  背景和启迪

  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坚持阅读和批示群众来信,在他看来,与群众的亲密交流,本是党务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胡耀邦的一举手一投足,极富亲和力,是这位走过长征路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情流露。

  20世纪80年代的官场,从中央到地方,一批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恢复工作。他们原本起于田垄,“文革”中又被贬流落民间,深知底层民众的苦乐悲欢,因此当年的很多改革决策,大幅度向老百姓倾斜。正如当年一位署名“共产党员王定”的读者给《人民日报》写信,诚挚赞许道:“一个有作为、能为人民做大好事的党中央,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多难兴邦的征兆。”

  今天,一些年轻干部没有吃过战争年代和“文革”挨整的苦,任用于市场经济时期,习惯了锦衣玉食,更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收入分配不公、群众权益保护不力等,需政府给予深切关怀。近年来兴起的网络问政,就是当年“人民来信”的升级版。27年前的这篇文章深情写道:“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力量和希望……”

上一篇:让群众感受到检察工作就在身边
下一篇:徐守盛寄语“省长信箱”:放大爱民情怀正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