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浙工作期间践行群众路线的深远意义

Admin 2017-11-02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践行群众路线的躬身实践和对群众路线的理论阐述集中体现了他在省域层面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践行群众路线的躬身实践对于全国各级党委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经历

  2002年10月,习近平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一职,改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3月,调任上海市委书记。主政浙江五年时间,习近平将浙江带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在浙江工作的五年期间亲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习近平提倡“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曾说过一句话,广为人知:“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习近平到任浙江工作后,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几年下来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2005年,习近平全年有117天在外调研,做了30次大的调研,足迹遍及浙江全省各市。2006年8月15日,习近平率领的浙江省党政干部接访团,在衢州市衢江区工贸职校接访。当时,此地共设立了土地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及反腐败、涉法涉诉等15个来访接待室。一个上午时间里,便接待了167批次315人次来访群众,当场解决76个问题。

  习近平带头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推动形成并完善浙江省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习近平早在1988年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时,就身体力行开展下访工作,并建立了地、县、乡镇三级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把领导下访日作为领导服务日,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解决了大量问题。来浙江工作后,习近平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花很多精力阅读处理人民来信,并从我省“三访”(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增多、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的实际出发,倡导领导干部下访。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领导干部下访工作。他曾说:“领导下访,是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信访工作的一种新探索和新思路,也是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他强调:“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在习近平的倡导下,从2003年6月开始,浙江省衢州市和浦江县、诸暨市开展了领导下访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并作了研究部署,决定在完善每月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的基础上,层层建立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要求全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信访,带头搞下访,主动化解矛盾,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习近平心系群众,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倡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6年8月,温州苍南县遭受强台风侵袭,此后的四个月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先后三次来到苍南县受灾最严重的金乡镇半浃连村看望慰问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早在2004年,在习近平的倡议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涵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十个重点领域的实事内容。每条都关系着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每项都有明确的量化目标,并通过民情反映机制、民主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查考评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尊重民意、科学决策,实事实办、注重实效,保证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习近平的躬身实践精神对做好群众工作的借鉴意义

  首先,进一步完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群众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强调要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他曾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和政府的所有工作都属于为民办实事范畴。”他在浙江工作的五年时间里,省委、省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以及政府网站等渠道,广泛征询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在综合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形成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各地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应该成为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不但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而且能够增强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

  其次,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下访接待群众、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通过下访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了解民情,知晓民意。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最强调的就是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通过下访接待群众来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群众工作来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下访接待群众是了解民情的重要方法,要逐步建立下访接待群众的制度,形成通民情、知民意的便捷渠道,真正做到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我们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党委、政府干什么。”

  最后,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针对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郑九万现象说:“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实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为了说明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感情的重要性,他还多次引用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没有感情是不行的。所谓感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仁爱之心、关爱之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接地气”,只有接了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因为是不是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是看得出来、体会得到的。全国各级党委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将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作为重要目标,持之以恒地做好群众工作。

上一篇:麦教猛:要带着责任和感情 帮群众解决问题
下一篇: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山东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及边督边改公开情况涉及济南市一览表(第三十一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