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法院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 做到来访有接待、
1246 2018-12-14
“我们的水表数和单元楼总表数合不拢,误差大得很,每次有几十上百吨,最后都平摊给住户,我们承受不起啊。”9月1日中午,都匀市老猫冲廉租房住户严增光等来到市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活动室,反映问题,寻求帮助。63岁的老严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考察旱情和抗旱工作的省委书记栗战书放弃午休,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专门来到这里,倾听群众心声,帮助解决问题。(2011年9月3日《贵州日报》)
应该说,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民生之苦,集中于信访。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群众的利益问题,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反映的问题,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信访工作常被喻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而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来说,信访问题多不多,也是衡量工作成效好坏的“晴雨表”。特别是出现信访问题之后,作为领导干部,能否重视信访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更是检验其工作能力的一种标志。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群众信访案件高发,积累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基层群众与干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情绪。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与领导干部对信访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重视程度高,化解信访问题的办法就会多,信访群众的正当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重视程度低,化解信访问题的力度就弱,信访群众为此要付出更多的信访成本。
正因如此,看到栗战书书记调研途中放弃午休,亲自接待上访群众,感佩之情油然而生。信访工作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了解民情,联系群众的过程。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做好信访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要知道,不少上访群众,为了使问题得到公正解决,有的甚至不惜抛妻别子、倾家荡产,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和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减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我们的宗旨何在?党性何在?民心何在?
如此说来,笔者感到,栗战书书记调研途中放弃午休,亲自接待上访群众,就像一面镜子,让某些领导干部照之脸红、汗颜。密切联系群众,不是看你说了多少好话、空话、大话、许愿的话,而是看你做了多少好事、实事、真事,看你为民救了多少急,解了多少困,帮了多少难。尤其是群众信访无小事,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政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和问题就是能力,就是政绩。
照此观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果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像栗战书书记这样,亲力亲为信访工作,对信访群众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真诚,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何愁不亲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何愁不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