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领导亲自批阅群众来信”算多难的事

Admin 2016-05-30

□惠铭生

《国务院工作规则》日前发布。根据《规则》要求,国务院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督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

时下,百姓想见一位领导,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不久,法治周末记者在7个省份暗访发现,所调查的政府部门几乎都不挂牌办公,而不管什么样的面见理由,也几乎都被挡在了书记、县长的门外。

见领导难,,“隔空”给领导写一封信,或诉苦、诉冤,或建言献策,或反映问题,也很难。有些群众的来信,往往不是被束之高阁,就是被下属“越俎代庖”,而领导却是难得一看。

难道,“领导亲自批阅群众来信”算是多么难的事吗?

在寻常百姓看来,这实在算不上“难事”。领导工作再忙,每天抽出一二十分钟的时间不算难吧!更何况,批阅群众来信,本身就是工作内容之一。如果每天批阅,持之以恒,一年到头累计起来,那是了不起的政绩。

或许,对于有些领导而言,亲自批阅群众来信却是相当困难的事。一是有些领导确实很忙,忙文山会海,忙迎来送往,忙觥筹交错——— 每天忙得像陀螺,身心俱疲,哪有闲暇时间和心思批阅群众来信!二是个别领导一贯“眼睛往上”,绞尽脑汁地取悦上级,千方百计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眼里哪里还有百姓?他们甚至认为群众来信,是“刁民”之举,是故意给领导找麻烦。

群众来信包含着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如何对待群众来信,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对民心的重视与否。身为地方领导干部,不重视群众来信,说白了,就是对群众没有感情,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群众观。

领导亲自阅批群众来信,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有利于及时、有针对性地回应诉求,解决矛盾;能够有效地避免民意、民声被“过滤”、“截留”,建立起真正通畅的官民沟通“绿色通道”。另外,这也是政府工作连基层、接地气的具体体现,可以有效遏制一些政府部门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等不良现象,并敦促下属部门、官员积极面对群众利益和诉求关切。

讲情理,公务员拿的薪酬是百姓的纳税钱;看《宪法》,权力民赋。既然如此,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批阅群众重要来信,原本是分内之事,假如将其强调并成为新闻,恰恰说明自身责任的缺失。正是基于这一朴素认识,时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官员,或倡导或身体力行批阅群众来信。最近,北京市政府明文规定“领导要亲自阅批群众来信”;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每天花费1个多小时批阅群众来信,从来不让办公厅或秘书代笔,他说“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声最应关注”。

现在,国务院将“领导要亲自批阅群众来信”写入工作规则,形成一种常态化、制度化要求,这表明,中央高层对“群众来信、来访”有更为崭新的认知和体验。这个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新思维”,颇值得各级行政机关认真领会和借鉴。

在任何年代,领导批阅群众来信,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执政方式。因此,期待“领导亲阅群众来信”能真正从亮点走向常态,既有要求、也有问责,既有规定、也有监督,这样,政声民意才能和谐共振在同一个频率。

上一篇:周恩来如何对待群众来信?一生函复七八百件
下一篇:期待“亲自阅批群众来信”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